时间: 2023-08-24 05:19:58 | 作者: 新闻资讯
虽然时下主题公园生长速度如雨后春笋般,但纵观国内外主题公园的发展形态,发现还是那些存活时间长、企业结构庞大、运营方式成熟的主导着市场的发展趋势,比如日本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等,其他的还有一些极具地域经营、文化特色主题公园成为非区域性发展的典型,如台湾主题公园。本期将从成功的主题公园策划、设计、包装等方面详细讲述主题公园的建设经验与核心之道。
首先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迪士尼主题公园。世界第一个迪斯尼乐园是美国电影动画师沃尔特·迪斯尼(Walt Disney)于1955年在加利福尼亚州成功建成。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六个迪斯尼乐园,分别位于美国洛杉矶和奥兰多、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和中国香港、上海。迪斯尼乐园虽不是主题公园的鼻祖,却是连锁顶级规模的一个。自从1955年建立之初,迪斯尼乐园就成为现代美国最具煽动性的隐喻。迪斯尼乐园以其丰富的主题, 把动画片所运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现手法与游乐园的功能相结合,运用现代科技,为游客营造出一个充满梦幻、奇特、惊险和刺激的世界,使游客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是否盈利决定着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与主题公园是否能立足于旅游市场。90多年前,华特·迪士尼创办迪士尼时就规划了公司的商业模式:从动画创作、播放,到衍生品销售,最后再到主题乐园体验。很明显,人们如果喜欢迪士尼的动画片,就会愿意去购买它的相关商品,也会渴望到再现动画情境的主题公园中去亲身感受。也即是说,乐园体验会激发人们对迪士尼动画片中的角色和品牌的热情,会让人们产生更强烈的购买欲望,以及对迪士尼影片动画的更多期待。这就是IP的强大作用,高吸引力的IP会使主题公园的经营转动起来,推动主题公园不停地改进革新发展。
作为具有娱乐性质的主题公园,迪士尼没有像大众化游乐园似的用大量游乐设备堆砌起来,而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为进入园区内的游客徐徐展开故事的讲述,娓娓道来的节奏令游客沉浸在故事当中,通过特定布景与员工角色扮演与游客互动,传达园区的故事。比如迪士尼的主题酒店里,那里的餐厅每到客人用餐时间,米奇、米妮等迪士尼经典角色就会出来跟客人打招呼、拥抱、拍照,还可能打劫你的食物;梦幻世界的地面装扮设计的像原始森林一样具有代入感;而到了明日世界,地面又用新材料来展现未来世界的奇幻。这一切的变幻消除了游客与园区的距离感,让游客感觉自己是这里的主人,能自由、畅快的放开心玩耍。考虑到情感连接的问题,迪士尼乐园设计之初就在尽可能的避免引入那些相对陌生的故事,而尽可能放大大众游客熟悉的角色,把迪士尼打造成一个男女老少通吃的家庭品牌,扩大迪士尼的花钱的那群人与市场覆盖面。
与其他乐园的设计不一样,游客们从远处观察整个迪士尼园区,看不到主题景观之外的任何建筑。维持这座乐园运转的后勤部门—包括厨房、服装部、行政等各种部门的办公区,与乐园其实只有一墙之隔,但是迪士尼的员工办公楼外墙使用的是白、蓝、灰相间的颜色,这让它在任何天气都能与天空颜色接近,进而达到近乎于隐形的效果。
日本环球影城位于日本大阪市,占地面积54公顷,2001年开业,已有16年之久。USJ2001年开业以来,入场人数极不稳定,几乎连年亏损,但2010年开始,奇迹般迅速反弹,接着又是每年持续上升,所谓的V型恢复,主要就在对市场数据的分析,改变经营理念与运营管理方式,提供优质服务。与迪士尼有相类似的地方就在于建立起与游客之间的情感联系。首先从游客体验与市场需要出发,依据市场走向适时改变公园宣传口号与市场定位。日本环球影城之前功能性服务宣传口号为:到环球影城来,您能体验我们的游乐项目。现在改为以情感连接为导向的宣传:到环球影城来,您能够正常的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很明显目标群体从年轻人改变成了女性以及家庭游客。
另外,引入受大众欢迎的卡通形象,带有虚幻的色彩卡通人物,将游客带入到一个梦幻、美好的国度,营造的欢乐氛围准确的迎合了游客的心理需求。
在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各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循序渐进的开发度保证了园区的持续性吸引力。商业、餐饮与游乐设备的面积比为6:4,单个项目中设备面积、主题商业区、主题包装更占1/3,。新项目的开发中,周密的计划与进度确保了项目的质量,概念创作、细节研究、设施安装、试运行有序进行,无一遗漏。
产品的开发上,最大限度地考虑当地的天气情况与市场需求。由于大阪每年有100天下雨,因此项目开发注重室内开发,并且分析目标群体的适应度,就过山车速度、背景音乐、颜色、刺激度等进行充分研究,打造出极度贴合目标群体心理的产品,游客既觉得有挑战性又能克服心理障碍获得成就感。
运营管理方面拥有标准化工作团队,专门负责园区的规划、主题设计以及流程化管理。运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设备的维护管理,并且利用节能降耗技术对园区内水、电、气实时监控,实现游乐设施与公用设施的优化使用。
台湾具有规模性的主题公园有二十多家,可以说主题公园的密度非常大了,经历了40多年的演进,已确定进入了长久的运营模式。与前两个主题公园不一样之处在于台湾的主题公园没有IP设计成分,全都是本土化的,加上一流的管理、运营人才,实现了主题公园的永续经营。
分析人口结构喜好,也就是目标人群的层次结构、偏好,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引入IP。自1976年哆啦A梦引进台湾,开始连载漫画,在漫画界掀起巨大浪潮。后来哆啦A梦的电视动画播放获得极高收视率,可以说达到发展巅峰,因此主题公园引入哆啦A梦IP,结合园区表演、氛围打造,从互动场景、特定展览到舞台剧表演、主题套餐等都引入IP设计,吸引了大批游客。
不变的运营模式,和始终没新设备推出,入园数不如预期,主题公园慢慢的出现经营困境,为满足当时人们赏花的欲望,主题公园的发展又加入植被的种植,大面积种植樱花,并且引入日本的服装,将日式元素加入到饮餐饮等方面,让游客更有浸入感,可以说又让台湾主题公园发展到一个高峰。
不断的创意就是台湾主题公园经久不衰的秘诀。网络全球各地成功的案例,从成功的案例中分析总结成功的原因,将其它成功的营销活动翻新,增加新玩意儿、新议题,将活动做得更丰富,再结合时下的市场走向,敏锐的嗅到市场的转变,催生出成功的营销方案。但具体的营销方案的落实,还需要后期整合资源,如跨界打造出多元性、丰富的活动。
主题公园运营轻松最多3年,到了游客游览疲劳期,主题公园就会面临持久战。经营形态不能一成不变,是面临的最大挑战,但台湾的主题公园,多已运营超过30多年,细看它们的成长空间,仍然有许多可以被填补,填补的方式有很多方法,可以异业结盟,可以创新发想,旧瓶装新酒,也可以找出核心价值,最终,找到最省时省钱又省力的营销亮点,绝对是让主题公园长期运营的不二法宝。